城市站点 :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重庆 | 武汉 | 长沙 | 天津 | 西安 | 成都 | 杭州 | 苏州 | 南京 | 东莞 | 贵阳 | 南昌 |

政研联动赋能“酶”力革命:保靖县打造新质生产力农业试验田

【发布者 : 张强】

【浏览量 : 9975】

【Time : 2025 / 05 / 01】

作为中国生产力学会在县域布局的首个新质生产力研究基地,新质生产力(保靖)研究院与保靖县农业农村局深度协同,于4月28日至29日联合上海子幸生物科技,在全县五大特色农业基地启动超敏蛋白复合酶土壤改良技术全域试验,以“生物科技+精细农艺”双轮驱动,探索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范式。

研究院搭台 科技资源直通田间地头

在保靖县鼎盛黄金茶茶园内,技术团队通过施用超敏蛋白复合酶,激活土壤生物酶活性环境,破解传统化肥导致的土壤板结难题。这一技术源自新质生产力(保靖)研究院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该院自2024年11月成立以来,依托“双院长、双组长”机制,已导入中国生产力学会的院士专家资源及生物科技企业技术方案。

中国生产力学会新质生产力专委会副秘书长李永芳表示:“保靖研究院的核心使命是因地制宜孵化农业新质生产力模式。此次试验不仅聚焦土壤改良,更通过一二三产联动设计,为‘黄金茶’等地理标志产品注入生态附加值,形成可复制的县域绿色发展模板。”

农业农村局护航 动态监测构建标准体系

保靖县农业农村局在此次试验中承担全链条技术管控,高级农艺师王俊华带队在全县设立20个土壤监测点,实时跟踪pH值、有机质等9项指标。“我们正同步制定《保靖黄金茶生态种植技术规范》,将生物酶技术与修剪、中耕等传统农艺结合,形成标准化操作体系。”王俊华介绍。该局近年通过“院士+本土专家+田秀才”人才链,已推动茶叶“春剪秋控”、柑橘“增糖降酸”等6项技术落地,2024年农业综合产值达42亿元。

全域试验图谱 五大基地定制“酶促方案”

在新质生产力(保靖)研究院的协调下,试验覆盖茶叶、烟叶、猕猴桃等五大产业:黄金茶基地,通过酶促代谢调控,提升茶多酚、茶氨酸含量30%以上;金银花种植园,诱导绿原酸合成,确保药效成分达标且农残降解率超90%;玉昆生姜基地,配套中耕措施,实现土壤保水能力提升25%。

上海子幸生物科技执行总裁王鹤植指出:“我们的技术使作物增产15%-20%,研究院与农业农村局的政研协同模式,让技术转化效率比行业平均水平提升50%。”

迈向“零农残”高地 新质生产力赋能品牌升级

保靖黄金茶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杨庆透露,试验达标后,将与新质生产力(保靖)研究院联合申报“湘西零农残经济作物示范区”,推动技术全县覆盖:“未来消费者扫描茶叶包装上的基因条码,即可追溯土壤改良全流程,让生态价值可视化。”

据悉,新质生产力(保靖)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已推动低空经济、菌类林下经济等多个新产业项目落地。此次生物酶试验标志着保靖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跨越,为2025年农业产值突破50亿元提供核心动能。(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