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 : admin】
【浏览量 : 10128】
在医院管理中,院长查房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近年来,“查房院长”这一称呼却在江苏省淮阴区刘老庄镇及周边地区广大群众中流传起来。这个称呼的由来,源于该院王兆永院长创新管理机制,坚持每个工作日亲自到病房、带队到病房查看关心每个住院患者,甚至连节假日都不落下,这一坚持竟成为了老百姓心目中的“查房院长”。这虽是一个管理行为,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医院管理者放下了身段,面上是走进住院病区的门,实质是叩开群众及医护人员心头的门,倾听他们的声音,以“查房”这个简单的动作架起了医患之间的连心桥,建立起职工之间的信任桥。真正做到直面问题、立行立改,真正“查”出问题、“查”出信任、“查”得民心。以务实行动进一步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赢得了患者满意与医院职工的认可,促进卫生院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查房接地气,从“听取汇报”转变到“查问所需”
传统查房多聚焦医疗质量与安全,而刘老庄中心卫生院将“民意”收集作为查房核心环节。院长每个工作日 随机选取病区,带领职能部门负责人走进病房,与患者及家属面对面交流,重点了解就医流程、服务态度、环境设施等患者关切问题。在一次查房时发现,部分患者对医院的候诊时间过长表示不满。经过深入了解,发现是挂号系统效率低下导致的。于是,迅速引进了智能挂号系统,大大优化了流程,缩短了患者等待时间。查房中还了解到老年患者提出的卫生间防滑设施不足问题,立即要求后勤部门24小时内完成全院卫生间防滑垫铺设及温馨提示张贴,获患者点赞。
同时,王兆永院长还经常借查房机会与一线医护人员交谈,倾听工作难点与堵点。针对急诊科提出的夜班人员不足问题,医院迅速调整排班制度,并启动“弹性人力储备计划”,缓解了医护压力。
二、查房成标尺,从“管理思维”提升到“服务思维”
管理之变源自思维之变。该院“查房院长”模式,将查房内容细化为“三查三问”,查医疗质量、查服务态度、查安全隐患;问患者需求、问家属意见、问职工建议。不仅解决了具体问题,更是推动医院管理理念转变。
院长查房时,让患者参与治理问题,设立“金点子”信箱,鼓励患者对医院服务提出建议,2024年采纳患者建议共计28条,如增设共享轮椅、自助雨伞、开通线上检查报告推送等;通过查房积累的民意数据,针对性推出“午间门诊”周末专家诊”等便民服务,门诊投诉率显著下降。同时,在查房中,发现问题建立“查房-整改-反馈”闭环机制,采用现场解决、限时整改、追踪回访形式,形成管理闭环。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当场拍板,如设备报修、标识更新等,需协调的复杂问题,责任科室和部门须在一定时间内提交方案,如:信息系统卡顿问题,信息科联合多部门三天内即完成系统升级。整改情况通过电话、问卷等形式向患者反馈。据该院总务科统计,2024年院长查房累计解决问题113项,患者满意度同比提升18.5%,医护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三、查房促提升,以查房“小切口”推动服务“大提升”
“院长带着问题来,拟定方案走。”分管院长指着行政楼走廊墙上贴的《查房问题整改清单》说,每个问题都标注责任人和时限,2024年患者投诉率同比下降17%。
王兆永院长表示:“查房不是走过场,而是要把患者和职工的‘触痛点’转化为医院管理的‘改进点’。”未来,医院将进一步拓展民意收集渠道,结合智慧医院建设,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机制,打造更有温度、更高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让“查房院长”真正成为医患连心桥、发展助推器。正如《刘老庄诗社》所赠的《赠刘老庄医院王兆永院长》所写:
济世悬壶仁者风,院长执辔必亲躬。
倾情病患诚关切,解语原由表寸衷。
逐日查房行惯例,经年信步踏成虹。
一招一式传佳话,百姓心头念此功。
刘老庄中心卫生院通过“院长查房”这一实际行动,切实拉近了医院管理层与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赢得了患者和干部职工的广泛信任与大力支持,树立了医院的良好形象。更值得关注的是,王兆永院长除了对医院科学管理之外,长期坚持“查房”,被老百姓褒称为“查房院长”。同时,通过“查房”,真正查“得“了民意,赢“得”了民心。(吴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