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 : admin】
【浏览量 : 1022】
鸟道人道,自然天道。作为第四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季首场活动,9 月 26 日至 27 日,2025 年中部候鸟迁徙通道(千年鸟道)暨长江中下游 - 珠江流域鸟类迁徙监测与迁飞通道保护研讨活动在井冈之南—江西遂川县举行。
千年鸟道:中国乡村康养文旅的蓝海赛道
此次研讨由江西省林业局、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主办,中共遂川县委、遂川县人民政府、江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吉安市林业局共同承办,遂川县林业局、文旅局和营盘圩乡政府协办。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严剑、国家林草局相关领导、江西省内官员、专家学者及中部八省林草部门代表、观鸟参赛队和主流媒体记者等近200 人参与。博鳌国际候鸟大会组委会和中国银发经济集团负责人王合成受邀出席。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严剑致辞
严剑秘书长指出,我国是鸟类资源丰富的国家,也是全球候鸟迁徙重要通道,加强鸟类保护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遂川“千年鸟道” 作为中部候鸟迁徙 “生命隘口”,2002 年经全国鸟类环志中心考证,每年秋季有上百万只候鸟经此南迁越冬。如今,这里从 “打鸟岗” 变为保护典范,营盘圩鸟类环志站累计环志鸟类 200 余种、4 万余只。
江西省林业局二级巡视员谢利玉致辞
鸟类是环境的“晴雨表”,其保护事关生物安全与国家安全。近年江西秉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扎实推进候鸟保护。2025 年遂川千年鸟道观鸟赛中,15 支队伍记录鸟类 201 种,新增 11 种县域鸟类,含 5 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江西还出台全国首部《江西省候鸟保护条例》,联合 10 省区发布保护倡议,与法院共建司法保护基地,有效遏制非法猎捕行为。
中部八省林草部门发布候鸟保护联合倡议
作为中国最大淡水湖、亚洲最大候鸟越冬地,鄱阳湖已成全球生态文明奇观。这里栖息着全球98% 的白鹤、95% 的东方白鹳。2025 年越冬候鸟达 391 种,较 2000 年增 81 种。依托这一优势,江西自 2019 年起连续举办鄱阳湖国际观鸟活动,2023 年观鸟季吸引游客超 200 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超 5 亿元。永修县吴城镇从 “渔业小镇”转型“候鸟小镇”,2023 年旅游收入破 6 亿元;余干县插旗洲通过 “稻田护鸟+有机米认养”,让农户每亩综合增收 2000 元,实现 “护鸟” 与 “增收”双赢。
“千鸟鸟道”与“鹤舞鄱湖” 两大生态 IP 联动紧密,形成“迁徙通道+越冬基地”格局。千年鸟道为鄱阳湖输送候鸟,夯实生物多样性基础;鄱阳湖的“智慧监测”和“生态补偿”经验反哺鸟道建设,遂川引入“林长+湿地长+护鸟员”三级管护体系,组建专职护鸟队,年均巡护超 3000 人次,提升生态保护效能,实现“候鸟飞”带动“全域活”。
2025鄱阳湖国际候鸟经济论坛于第十九届中国品牌节期间大湾区正式签约启航
AI赋能观鸟经济。在“生态流量”转化“财富增量”探索中,江西形成三大可复制经验。一是科技赋能,吴城镇建成 “智慧湿地”平台,用 5G 摄像头、卫星遥感监测候鸟,2024 年精准应对白鹤数量骤增危机,还发布“观鸟预警” 引导错峰游览;二是业态融合,吴城开发“古镇观鸟研学”课程,2023 年接待研学团队 210 批次,遂川培育116 名专业“鸟导”,人均月收入超 8000 元,32 家退捕渔民农家乐单店最高年营业额达 60 万元;三是区域协同,江西整合 8 条环鄱阳湖精品观鸟线路,统一平台建设标准,推出“观鸟地图” 点击量超 100 万次,通过携手深圳候鸟旅居集团和中国银发经济集团共建环湖“候鸟小院”观鸟民宿,打造“候鸟经济+银发经济”双经济新业态,打破“冬季依赖症”。
首届鄱阳湖候鸟经济论坛2023年南昌创办开启全球“候鸟经济+”赋能百业蔚蓝未来
为提炼“打鸟经济”到“观鸟经济 再到 “候鸟经济”的嬗变规律,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促进 “国际候鸟友好城市”共建,博鳌国际候鸟大会组委会计划于 2025 年 12 月- 2026 年 2 月第四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季期间,联合北上广深与武汉长沙专业机构及环鄱阳湖多地政府、企事业单位,举办第二届博鳌国际(鄱阳湖)候鸟经济论坛暨“鹤舞鄱湖”万里鸟道地标食品巡展系列活动。
辛鹏会长接受博鳌国际候鸟组织聘任。杨一文老部长见证
赣湘鄂一家亲。据博鳌国际候鸟组织和中国银发经济集团首席投资运营官辛鹏先生(祖籍湖北荆州)介绍,鉴于赣湘鄂三省山水相连、地理相临、人文相近、文化相亲、特色相似和产业相通,未来的博鳌国际候鸟经济论坛将在鄱阳湖、洞庭湖和洪湖三大全球候鸟栖息地所在湖区城市之间择优巡回举办,互通有无、相互赋能、共建共享,旨在弘扬红色精神,凝聚银发力量,共同书写新时代的湘鄂赣“候鸟江湖”风云歌,率先一起打造中部省区的“候鸟经济圈”。
早在2021年,博鳌国际候鸟组织应邀出席第二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周开幕式
据博鳌国际候鸟组织王合成院长介绍,该论坛将聚焦“候鸟经济 + 银发经济 + 低空经济 + 文旅经济 + 乡村经济”五方联动,首发全球首册《候鸟经济》专著,提炼江西经验,将鄱阳湖打造成全球候鸟经济策源地;发布候鸟经济相关报告与中国银发经济城市榜、企业榜和人物榜,通过推广“冬季到鄱湖来观鸟”银发主题候鸟护照,启动“鹤舞鄱湖”地标食品巡展计划,为银发群体提供全国500 座“候鸟小城”旅居便利同时,深度体验曾应邀亮相2024年中国知识产权年会的AI项目—候鸟护照带来的“24 个节气,24 座城市,24款风物,24种活法,24个故事”候鸟康旅生活方式 。
博鳌国际候鸟组织王合成院长应邀作第三届鄱阳湖观鸟季候鸟保护主旨报告
候鸟经济,赋能百业。据博鳌国际(鄱阳湖)候鸟经济论坛执行秘书长、江西财经大学南昌校友会秘书长章新挺先生介绍,论坛还将围绕候鸟独特的“移动、链接、传播、交换、循环、共享”6 大关键词,通过举办观鸟赛事、生态论坛等系列活动,将“千年鸟道迁徙史诗”与 “鄱阳湖候鸟乐园”的双重魅力推向世界,吸引全球观鸟爱好者、生态游客纷至沓来。针对银发群体,论坛组委会将携手江西长天旅游集团等创新推出 “候鸟护照”,联动全国 500 座康养小城,让银发人群既能在鄱阳湖观鸟赏景,又能享受异地旅居康养的便利。
江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研究推广促进会朱虹会长接见第二届鄱阳湖候鸟经济论坛筹备组
从候鸟生态、候鸟文化、候鸟公益、候鸟品牌到候鸟经济,候鸟经济是实现候鸟产业能否落地创效的关键。为此需要以“五度联动” 打造高价值平台。一是政治高度,紧扣国家战略,邀请专家解读政策,助力 “候鸟经济”纳入区域发展顶层设计;二是文化厚度,融合江西非遗与候鸟生态文化,举办系列活动,开发候鸟 IP;三是品牌广度,邀请国际组织代表及沿线城市嘉宾,开展对话并启动 “国际候鸟友城” 签约计划;四是公益温度,倡议设立“鄱阳湖候鸟保护专项基金”,开展导游培训和志愿者招募,启动 “杏林候鸟驿站” 计划;五是产业深度,发布候鸟重点投资项目清单,举办候鸟产业对接会,首发候鸟产业标准,推动 “候鸟经济” 向全产业链升级,创新添彩世界经济“三驾马车”。
经25年“寻鸟调查”沉淀凝聚而成的全球首册《候鸟经济》专著即将在鄱阳湖首发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从千年鸟道的守护到鄱阳湖的生态共舞,江西走出“生态流量”变“财富增量” 的落地路径,证明生态环境保护正是“两山转换”的财富源头。据第二届鄱阳湖国际候鸟论坛运营总监徐六官介绍,即将启幕的博鳌国际(鄱阳湖)候鸟经济论坛,将成为“生态发展加速器”。这一套首创的“政府有机制、企业有机会、百姓有收益、文化有传承、公益有温度”的“江西方案”,期待社会各界参与和共建,让南北走向的“一带一路”——“万里鸟道”,作为一种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彩交织而就的新质生产力,与“一带一路”呈“十”字交错之势构成经天纬地伟力,通过“候鸟经济+”生动变成蓝海赛道、南北商道和生命通道,联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华章。
鹤舞鄱湖共建全球生态文明中国样板
据博鳌国际候鸟组织鄱阳湖区负责人张熙明介绍,作为海南省政府部门批准、省公安厅备案、琼海市政府签约的全球唯一法定国际候鸟组织,得益于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先生等国家智囊指导,博鳌国际候鸟大会组委会旨在第三方构建全球候鸟经济话语权和定价权,是在博鳌定期定址开展全球候鸟经济年会的国际会展品牌和全球银发经济共建协作平台——传播候鸟文化,凝聚候鸟人才,孵化银发产业,共建候鸟链盟,共享候鸟蓝海,共嬴候鸟伟业。
再访万鸟岭中国生态文明江西
博国际候鸟组织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