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 : 张强】
【浏览量 : 9979】
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全局。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深入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用好群众路线这个制胜法宝,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基层群众的智慧、意愿有机融入政策制定和执行全过程,让改革脉搏与人民向往同频共振,把更多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改革发展的“金钥匙”。
坚持问计于民、真心拜人民为师,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有发自内心地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着力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脚踏实地深入群众学“真学问”、求“活方法”,才能切实找到破题的关键,广泛凝聚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回溯党史,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之所以能取得伟大胜利,很重要一条经验,就是始终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把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源泉。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并不鲜见。90多年前,毛泽东深入寻乌一线调查,通过与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等深入谈心,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逐步找到土地革命的具体政策、发展工商业的相关措施,并形成长达8万多字的《寻乌调查》,从而坚定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决心。1962年底,焦裕禄刚到兰考,就下乡考察、向人民求教,通过跟70多岁的饲养员肖位芬同住牲口棚,彻夜长谈,才得以找到三条治沙妙方,通过三管齐下,最终根治风沙的危害。邓小平说过,“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历史和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就是因为我们始终把人民作为“源”和“本”,坚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求教学习,不断凝聚民心民智民力。
人民是最好的老师,基层是最大的课堂。人民群众身处实践最前沿,对实践变化感知最敏感、感受最深切。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是最贴近基层实际、最能反映基层心声的。问计问策于民,拜人民为师,就是要善于倾听民声民意,汲取群众智慧和发展良策,解决民生诉求,提升群众参与度,以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把群众的期盼诉求转化为工作着眼点、政策发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我们党通过编制和实施“规划”来治理国家,不仅是将党的价值主张融入发展规划,更为重要的是将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融入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通过找准“最大公约数”,并有效转化为政策共识和具体举措。来自普通网友的“互助性养老”建议写入“十四五”规划,党的二十大报告征集超850万条建言,逾311.3万条网民建言涌向“十五五”,覆盖经济、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中,有网民就提出“建立与完善AI技术在互联网平台的使用规范制度”“建议加大对农村快递网点的政策扶持”“优化中西部地区师资配置,为中西部发展提供人才”“建议推行全国统一的电子献血证,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跨省通用”等等,这些鲜活的“金点子”为规划编制提供有益的智力支持和重要参考。通过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走实走新党的群众路线,拓展人民参与国家治理的广度与深度,把国家战略的“宏观思考”和民生问题的“微观实践”有机结合,把“问题导向”与“方案思维”深度融合,形成吸纳民意、汇聚民智的工作闭环,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科学凝练、集中起来,转化为群众愿意接受、认同、支持的科学规划和政策体系。把“党和政府要干的”和“老百姓心里所盼的”紧紧相连,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汇聚起引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能。
问计于民是方法,服务人民、造福于民才是目的。“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这更加需要我们坚持人民至上,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围绕民声惠民生,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民生实事办好,对改革发展面临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胸中有方、手里有招,真正当好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切实把群众的“需求清单”、民生的“问题清单”转变为党员干部的“履职清单”,深入基层一线,扑下身子、挑起担子、干出样子,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确保干一件事成一件事,做到承诺必践诺、交账必清账,以过硬的举措、扎实的成效,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更可持续。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