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 : admin】
【浏览量 : 1013】
11月1日,在北京邮电会议中心举办2025年度一带一路传统医学发展论坛,论坛指导单位为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主办单位为博雅资源生态圈,协办单位为燕园人合、元培商学院、未名策府、元培工匠、博雅会,论坛主题为传承、创新、国际化。
论坛致词领导有:迪拜医科大学草药与综合医学系主任、教授、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扎希德.谢赫.哈马德,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创始人、健康中国工程管理委员会主任、农工党中央社会服务部原部长严晓蒸,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中国合作中心常务副主任、央视《每周财经报道》原财经评论员袁冰天。
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岳正刚主旨演讲:药食同源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拜医科大学草药与综合医学系主任、教授、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扎希德.谢赫.哈马德主旨演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阿联酋)草药和传统医学的发展现状与机遇。
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中国合作中心秘书长陈昕岚主旨演讲:走近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介绍论坛筹备情况及合作愿景,展望跨领域协同发展。
中国科学院科技史博士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经典教研室主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儒医分会常务理事常佩雨主旨演讲:“一带一路”节点国家中医药文化传播影响及对策。
医学博士、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基金会副主席、青岛滨海学院南亚校区副校长主旨演讲:“一带一路”沿线南亚传统医学发展机遇与挑战。
参会代表、苗医第九代传承人、贵州苗医目诊第一人、贵州省华鑫慈善协会会长王文军主旨演讲:中华古法苗医目诊在临床中的应用。
论坛核心思想:以传承、创新、国际化为主线,聚焦三大维度:
1、区域合作:通过南亚、中亚案例分析,推动“一带一路”国家传统医学政策互通与资源整合,构建区域合作网络。
2、标准引领:依托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框架,构建国际传统医学认证体系,提升行业话语权与规范性。
3、产业赋能:探索传统医学与大健康,大美业的跨界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医学从文化瑰宝向全球化产业转型。
论坛旨在搭建政府、学术界、企业三方对话平台,促进传统医学在技术、标砖、产业层面的协同创新,为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贡献传统智慧。
本次论坛同时举行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国际形象大使授聘仪式,全球战略合作商及基地授牌,为“一带一路”传统医学发展论坛“突出贡献人物”,“突出贡献企业”颁奖。
来自温州的陈清岩被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聘为国际健康科普形象大使,陈清岩由于长期在基层从事健康科普工作,被本次论坛授予“一带一路”传统医学发展论坛“突出贡献人物”,陈清岩因不遗余力的宣传推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的各项工作,特聘为“一带一路”传统医学发展论坛副秘书长。
陈清岩出生于中医世家,20岁开始自学中医,研究人体经络穴位,通过不断的积累与跟随名师学习,掌握了一套慢性疼痛调理技法,并成功把一位浙江温州泰顺75岁中风后遗症8年不能走路的老人一次调理能走路,在慢性疼痛调理领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方法。
陈清岩是一个三农媒体人,几十年扎根基层,亲眼目睹老百姓因病返贫的无奈,于是决定要开展健康科普,并自己出资打造“富康帮驿站”健康品牌。
在健康科普多年的路上,陈清岩整理总结了近10万字的大白话科普资料,近期准备出版发行,这本书重点讲述生活习惯与性格脾气对健康的影响。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更多的志同道合的人参与到健康科普的队伍中来,让每个家庭有一个懂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