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重庆 | 武汉 | 长沙 | 天津 | 西安 | 成都 | 杭州 | 苏州 | 南京 | 东莞 | 贵阳 | 南昌 |

续写春天的故事新三十年改革再出发

【发布者 : admin】

【浏览量 : 1739】

【Time : 2021 / 04 / 15】
——清除羁绊推动股份合作公司改革展迈上新台阶
改革与创新杂志网讯:〈记者何长仁,特约通讯员,陈作智,上官爱民)2021年4月15日

今年是建区30周年,福田区股份合作公司成立也将近30年,当初先率全市从原行政村改制而来,意在让原村民摆脱社会管理事务适应特区发展专心壮大集体经济。近30年来,股份合作公司在政府的呵护支持下,顺利完成了由村民向市民过渡由农村向城市发展的使命,在壮大集体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股份合作公司在发展中也产生了一问题,羁绊了其与时俱进发展迈向新台阶的步伐。为助推福田区新三十年改革再出发续写春天的故事,需清除羁绊推动股份合作公司改革发展迈向新台阶。

一、福田区股份合作公司发展基本情况
福田区共有15个股份合作公司,于1992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农村城市化改革要求成立,分别为上步、福田环庆、岗厦、皇岗、水围、渔农、石厦、新洲、沙尾、沙咀、上沙、下沙、上梅林、下梅林、田面,红线占地面积达278.26万㎡,共建有楼宇7563栋,社会管理人口54.2918万人,股民1.0976万人,村民2.5001万人。
公司成立之初,将原行政村的资产折价为股份,分集体股与合作股。其中,51%为集体股,归公司和全体股民共有;49%为合作股配送给股民,股民依股份每年享受红利。
截至2019年,福田区15个股份合作公司资产总额94.40亿元,较2018年增长6.34%;净资产71.37亿元,较2018年增长2.58%;营业总收入13.56亿元,较2018年增长3.68%。

二、推进股份合作公司改革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完善公司制度配套。根据市里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股份合作公司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指导公司修改起草《章程》等配套制度。经过深入调研,新洲、渔农公司完成《章程制度改革调研报告》、《章程修改稿》、《组织架构图》等配套制度编写后,15个股份合作公司相继完成《章程》编写。完善“三会”管理制度,形成相互制衡的监管体系,指导公司落地。编写完成《监管体系改革调研报告》、《监管体系改革工作方案》、《补充制度汇编》共5份制度,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并获通过。聘请专家团队进行公司薪酬与绩效改革调研,草拟了《福田区股份合作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薪酬与绩效改革指导意见》、《福田区股份合作公司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指导意见》,探索指导股份合作公司建立薪酬体系以及内设机构设置的改革。
(二)加强公司监督管理。开发建设了福田集体经济阳光管理服务平台,主要包括集体资产交易、集体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和出国(境)证照管理及股权管理和转型发展6大平台及相关配套制度,增强了对“三资”管理方面违纪违法问题的监管能力,并开发建设1个门户网站和15个公司子网站,形成“1+15+6”的网络服务体系,开展“互联网+”公共服务。通过加强财务监控、数据比对、平台交易、依靠制度标本兼治,实现在资金管理上公司存款账本、银行清单、平台备案账户“三个一致”,资产资源管理上公司资产资源台账、市产权登记中心提供清单、平台资产资源备案台账“三个一致”,从而构筑“三资”廉政风险墙。
(三)扩大股权改革范围。田面公司在全市率先化解股权“生不增,死不减”固化难题。以“减、收、配”的方式,将集体股由51%减持21%,采取有偿回购收回过世及户口迁移出国(境)的股民股权,按规定给农城化改革后新增人口分配股权。在田面公司股权改革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以渔农、新洲公司为深入推进的试点,编写完成6份新洲、渔农“股权改革”方面的报告、方案及分配细则,主要包括新洲、渔农两公司的《股权改革调研报告》、《股权改革工作方案》以及《新洲股权分配细则》和《渔农股权分配细则》。同时皇岗公司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之势,已开始探索股权改革流通,并取得一定成效。
(四)全面完成政(社)企分开。在石厦公司通过“两减、一增、一优化”促进公司发展;厘清公司、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移交了50项管理职能减少了管理事务,每年减少支出168万元;公司专注发展经济,新天CBC完成招商,年收入超3000万元,同时优化了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结构。随后集体经济署又取得新洲、渔农“政企社企分开”试点改革的成功。新洲公司政社企分离清单共71项,其中公司承担21项,50项交由沙头街道办承接或沙头街道办授权社区工作站、社区综合党委履行承接;渔农公司政社企分离清单共80项,其中公司承担30项,50项交由福田街道办承接或福田街道办授权社区工作站、社区综合党委履行承接。到目前为止全区15个股份合作公司全部完成了政企社企分开。
(五)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编制了《福田区股份合作公司“1+15”多元化发展指导意见(含各公司发展方案)》,在渔农、沙嘴两个公司作为多元发展试点,目前渔农公司与专家团队合作成立了福企创新投资服务中心,正积极推进多个项目的投资工作。沙嘴公司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启动智慧停车等项目的投资与运营工作。组织专家遴选了优秀项目进行投资推介,其中电动自行车项目已经与上梅林、下梅林、沙嘴等多个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青苹果网红产业项目也与上梅林、水围、沙嘴等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同时,为推动股份合作公司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编制了《福田区股份合作公司人才培养指导意见(含15个股份合作公司人才培养规划)》、《福田区支持股份合作公司引进人才实施细则(建议稿)》。
(六)开展城中村治理研究。深入福田区15个股份合作公司,相关社区工作站、街道办事处,及到浙江学习枫桥经验,进一步厘清全区股份合作公司参与城中村爱卫环卫、消防及安全生产管理、市政和公共配套、社会治安、绿地深埋等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承担责任,全面提升城中村治理效率,促进城中村辖区和谐稳定及保障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并形成调研成果。草拟“1+10”城中村治理实施方案,探索建立考核机制努力推进相关工作落地。


三、近年来福田区集体经济取得的成效
(一)核心经济指标稳步增长
近年来,大力推进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升级和产业多元化经营,股份合作公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公司资产总额、营业总收入以及净利润等核心经济指标呈现稳步增强趋势。
一是资产总额增速稳健。截至2019年底,福田区15个股份合作公司资产总值达94.40亿元,同比增长达6.34%,高于2019年全省GDP同比增幅的6.3%。与2015年相比,资产总额增长33.3亿元,年均增长14%,产业发展再上台阶。2019年净资产相比2015年增长28.87亿元,年均增长17%。
二是营业总收入稳步提升。从2015年-2019年,股份合作公司营业总收入从8.4增长到13.56亿元,年均增长15%。三是利润总额稳步增加。从2015年-2019年,股份合作公司利润总额从3.5亿元增长到4.87亿元,年均增长9.8%,整体发展情况稳定。

图1福田区集体经济整体发展情况(2015-2019)

(二)内部财务运营总体平稳
一是公司长期偿债能力较强。2019年福田股份合作公司负债总额23.03亿,2015年-2019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0.5%、26.1%、22.82%、21.48%和24.40%,公司风险系数总体较低。
二是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相对平稳。福田区股份合作公司流动比率2015-2019年分别为1.4:1、1.53:1、1.74:1、1.71:1、1.88:1,总体而言,公司流动比率变化幅度不大,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相对平稳。



图2 福田区集体经济抗风险能力情况(2015-2019)

三是公司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15年-2019年福田区股份合作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4.74%、5.37%、5.32% 、4.06%,上下波动幅度较小。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6.4%、7.35%、6.95%、7.08%和5.44%,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较为稳定,整体波动幅度不大,股份合作公司盈利能力较强。

图3 福田区集体经济盈利能力情况(2016-2019)

四是运营能力较为稳健。总资产周转率是体现公司运营能力的重要指标,2015年至2019年期间,福田集体经济总资产周转率在0.14、0.15上下浮动,集体经济运营能力整体呈现平稳态势。

图4 福田区集体经济运营能力情况(2015-2019)

(三)公司治理结构日趋完善
一是政企分离改革稳步推进,政企分离架构基本形成,人事安排及社会职能已逐步理顺。
二是薪酬与绩效体系改革扎实推进,研究制定《福田区股份合作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薪酬与绩效体系改革指导意见》,指导各股份合作公司结合实际积极推进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薪酬与绩效体系改革,提升公司管理层和员工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是股权改革初见成效,允许股权在股东内流转,积极推动股权回购制度探索,选择田面股份合作公司开展“生增死减”股权改革,破解股权“新不增、死不减”难题,探索将公司51%的集体股减持至30%,并由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行使集体股权利,改变此前集体股 “一股独大”并虚置的状态。

(四)拓展多元产业发展路径
一是参与资本投资。上步、水围、石厦、上梅林、下梅林和田面6个公司参股银行金融机构取得较好收益,上步公司跨省投资,渔农村股份有限公司率先成立“深圳市福企创新投资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以福田区博士交流协会为智库,福企动力产业基地为产业孵化的两翼,为福田的集体股份合作公司创新投资提供服务。
二是拓展异地产业园。石厦、沙尾、沙嘴、上沙4个公司在深圳沙井、深圳石岩、惠州、东莞、开平、安徽合肥等地发展异地产业园,突破本地资源有限的发展瓶颈。
三是提升物业经济。皇岗公司通过推进物业改造升级,建成了皇岗世纪商务中心并向世界招商,带动了皇岗公司经济的腾飞发展;石厦公司通过购买异地产业园区,在本土腾出6万平方米的发展空间,建成了石厦新天世纪商务中心;下沙公司通过旧改建造了京基滨河时代;岗厦公司通过旧改建造深圳中心天元;下梅林公司通过旧改建设了绿景虹湾;沙嘴公司通过旧改建设了红树湾一号。目前上沙公司旧改建设的城市综合体正在拔地而起。
四是配套服务CBD。皇岗、岗厦、新洲、石厦等公司利用区位优势,建设不同档次的商住大楼、酒店等,为CBD中心区提供配套服务。

四、影响股份合作公司迈上发展的羁绊所在
(一)影响快速发展的障碍所在 。一是定性不清。福田区率先全市实施农村城市化改革设立股份合作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但因当年改制时没有明确定性,就冠以企业名称的外壳;原行政村分出社区、居委会、公司,土地、人员和物业归属公司,真正掌握人、财、物实权的还是公司。有的公司董事长曾经长期兼任社区、居委会的主要领导等职务,干预社区、居委会的事情时有发生。有的公司领导并不关心经济发展而是关心辖区稳定和自己的权力地位。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股份合作公司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虽然赋予社区对公司领导、支持和监督权利,但真正执行起来有一定难处。二是政企不分。公司设立初衷是放下村务(村务工作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包袱轻装上阵发展集体经济。但长期以来政府一方面要求与公司厘清政企关系专心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又要求落实公司在城中村市政基设施、村容环境卫生、消防、出租管理、社会治安、交通等的基层责任,甚至贯彻执行政府临时赋予的相关事务,以“行政命令”而非“政企合作”方式对公司施加影响。目前,城中村的社会治安、消防等多数由公司负责。政府与股(村)民对公司依赖性较强,公司不得不同时承担村民福利和辖区社会治理等责任,影响集体经济发展。

(二)影响深化改革发展的难点所在。一是自认富足惰性进取。处于深圳经济特区中心区域,公司享有改革开放的天时和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股(村)民较其他地区先富起来。在分红、经营、管理、人才等方面具有富足意识、排外意识,缺乏居安思危,富而思进的思想。其实目前福田区乃至整个深圳市没有任何一个公司的综合实力领先于全国的十大名村。二是自我封闭股权固化。公司分红是靠极为有限的红线土地内建出物业获取利润,股(村)民生怕因股份过度分配影响他们的福利,不想引进外来竞争资源,他们不但将股份牢牢地局限在本公司,就连本公司新生代要继承股份的分配也难于破冰流通。三是激励机制不足。没有安照实际工作付出及贡献大小发放薪酬待遇,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高层管理人员年薪偏低,经营者承担的责任、风险与所得收益不对称。有的公司以家庭福利的形式安排员工到上班,存在“吃大锅饭”现象,绩效考核制度和员工约束机制存在有规难行。四是领军人才缺乏。公司的主营经济是物业租赁经济,无需高级管理和科技人才,找个二房东管理就稳坐收入,旧改更新物业升级找个有实力的地产公司合开发就可以实现。公司领导班子的管理目标不是实现公司高质发展,而是要确保公司平稳,股(村)民别闹事,股(村)民也不会为公司腾飞努力选择培育精英挂帅。
(三)影响推动高质发展的短板所在。一是固守低端经营。公司各自独立发展,辖区内多是一户一栋的个体物业,制约了集体经济大规模统筹高质发展。低端物业租赁经济的收入,能满足股(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加上投资需谨慎的观念,股(村)民固守物业能愿低端经营也不愿冒险尝试开拓创新。二是环境影响价值。由于历史原因环境问题始终是影响集体经济发展的软肋,城中村村容环境较差是无可置疑的,这就决定了的物业经营价值难以提升。三是缺乏龙头产业。由于长期固守物业经济,缺乏带动集体经济腾飞的龙头产业。政府曾经想推动集体经济上市发展,但是没有实力雄厚产业支撑的公司根本就不可能上市发展。四是发展资本不足。由于一直以来各公司单打独斗,股(村)民自营物业,无法积聚足够的资本合力推动产业升级发展。个别公司采取以土地合作开发旧改虽然经济暂时有所提升,但是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更加匮乏。个别公司想自行旧改或发展实业,没有资本支撑却寸步难行。

(四)影响平衡协调发展的掣肘所在。一是发展需要足够资源与资源匮乏的困局。大发展必须有足够的资源支持,由于公司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很难寻找足够的物业资源发展空间。加上公司物业处于低端运营,配套环境较差,服务质量不高,旧村物业难于增值。二是公司村内与村外品位差异的失衡。城中村内外综合环境品位与人员素质差异突出,有人形容城中村是深圳国际化城区与落后边沿城区比照点,是花园城市与脏乱城市比照点,是高素质高收入与较低素质较低收入人群的比照点,是社会治安、消防、安全生产优良的比照点。三是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与现实发展的脱节。在改革开放建设变迁中,公司逐步把原住民的风俗、语言、文化等非物质的与民俗民居等历史遗留文物古迹废损丢弃。具有历史沉淀价值的文化遗产在拆旧建新中没有进行很好的保留。目前,历史文化保护与实现发展基本脱节,已到了福田区原农村历史文化痕迹行将消逝非大力挽救不可的时候了。四是低收入人群的居住与环境改善租赁价格提升的矛盾。福田区60%以上收入较低的外来建设者住在城中村,随着城中村旧改更新及居住环境的改善,将抬高城中村房屋租赁价格,要么挤走低收入建设者远离中心区居住,增加城市交通成本;要么房屋租赁提升成本转嫁到相关行业,增大某些行业的经营成本压力。
五、清除羁绊推动公司改革发展迈向新台阶的对策
(一)明晰定性职责力促公司迈进专营经济发展新台阶。一是还归公司本质属性专营经济发展。公司改制近30年可作为公司承担原行政村一些社会职能管理的过渡期,那么随着社区、居委会、公司的运作日臻成熟,应该还归公司本质属性,真正专营集体经济发展;社区、居委会充分发挥其行政职能管理好辖区应管的事务。二是厘清政企事务可合作双营发展。“条例”既然没有赋予公司承担具体的社会管理事务,就不应该再让公司长期承担辖区社会管理事务,社会事务归社区、居委会管理。如果确实需公司协助才能将辖区某项事务管理好,可采取购买服务的形成与公司“政企合作”签约,政府出资公司按照合约要求管理。
(二)破解僵局激发公司跃上开拓创新发展新台阶。一是正视不足放眼望远开拓创新。公司必须正视目前发展落后于先进地区及周边城区,不能满足于城中村房屋租赁收入现状,要放眼世界, 树立更高的奋斗目标,找差距求发展,改革创新实现经营收入跨越式的提高。二是顺应时势加快股权流通。“条例”已明确公司股权的回购、继承、转让,股权改革已有法可依。通过修订公司章程,减持集体股、扩大募集股、回购合作股等形式对股权进行重新分配,实现股权科学流通。三是健全激励机制增强创业活力。建立公司经营班子薪酬激励制度,将经营业绩与收入挂钩,解决平均分红福利机构式管理体制带来经营班子工作无动力、靠收租过日子,权利寻租现象屡屡发生等问题。通过经营激励,调动干事创业的活力。四是重用领军人才走向崭新发展。重用有能力有魄力敢作为的领头人,加强公司的谋划管理创新发展;政府层面出台支持奖励公司领军人才的相关政策,引领公司走向崭新的发展方向。
(三)挖掘潜力推动公司跨入高质量发展台阶。一是将低端物业转变为高质量高品位经营发展。公司物业租赁经营将在一定较长的时间内存在,而且是随时间发展可不断增值的重要经营收入,更新改造是物业由低端向高质量高品位发展的主要手段。二是通过环境质量提升带动公司经济高质量发展。确立城中村环境质量国际化管理标准,进行一次城中村环境达标大提升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将城中村村容村貌提升到预定的国际化标准上来。吸引国际总部经济进村,吸引高素质人员进村,吸引高消费人群进村,带动公司辖区经济跨入高质量发展。三是政府扶持实体支柱产业推动集体经济腾飞发展。公司集体经济高质量飞跃发展,实体产业是不必可少的支柱,福田区有的公司发展过实体产业,后来由于缺乏人才,产业外拓、改旧等原因没有继续发展。在目前情况下公司发展实体产业需要政府要扶持指导和助推。四是成立联合投资公司克服资金人才不足难题。以公司自愿方式成立联合投资公司,壮大资本规模,参与社会上重大投资项目;从而摆脱公司人才封闭状态,起用精英人才和向社会招聘高素质人才担任职业经理人。政府集中鼓励资金投入引导联合投资公司的壮大发展,实现扶持资金的效益最大化。
(四)解决矛盾引导公司阔步顺畅发展台阶。一是突破土地资源匮乏困局多元发展将有限空间化为无限发展。摆脱单一物业经营,根据公司不同区位优势找准“切入点”巧借“地缘”多元化发展;向公司周边租赁物业抢占先机拓展经营范围;突破本土资源匮乏困局到异地投资发展。二是缩小城中村内外品位差异,打造城中村“金镶玉”综合环境精品示范村。在城中村外围织“金”边,沿街外墙穿衣戴帽,店铺门面统一规划设计刷新和进行艺术装饰等,提升物业品位价值,打造“黄金”街铺;在城中村内部镶“玉”块,以玉的精雕细琢方式进行立体化改造提升村容村貌对;对民风提“玉”质,制订村规民约文明守则等,引导村民及外来居住人员加强城市文明创建活动,建设文明礼仪村庄,使公司具有“金”的价值“玉”的品质。三是及时抢救历史遗产沉淀其价值。旧改应当同时抢救修复农村遗留下来有价值的村庄建筑,如姓氏宗祠、宗教庙宇、古井、古门楼、古树、碉楼等,让村民记住过去,给海外游子留住乡愁,发挥其观赏和研究价值。四是村庄改造规划将解决低收入人群居住问题列入其中。城中村的改造升级应科学规划外来建设者相对廉价的租赁公寓区域,以安全实惠价格低可容纳大为目的。如家庭式小公寓,合租公寓、集体宿舍等;特别是合租公寓,应科学设计建设好合租格局,避免租户违规间隔房中房的现象出现。